項目內容
美麗鄉村、人居環境提升、村內游園、村內文化墻、文化提煉、標識設計、導視設計、村史館
走進洛城街道飲馬村,一條條水泥村路穿村而過,一戶戶農家小院整潔干凈,面貌一新的村委大院,綠樹成蔭的文化廣場,穿梭往來的各種農機車輛,村民臉上洋溢著喜悅。
然而,就在幾年前,飲馬村竟是洛城有名的“落后村”、“信訪村”。用村民們自己的話說,就是“小吵小鬧天天有,大吵大鬧三六九”,“晴天一身灰,雨天一腳泥”……短短一年
多時間,飲馬村卻搖身一變,成為了“先進村”、“文明村”,實現了軟弱渙散村的華麗“嬗變”。
-
讓農民更幸福
人居環境提升計劃背景
2018年,中共中央總書記、國家主席、中央軍委主席習近平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強調,要結合實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計劃和鄉村振興戰略,建設好生態宜居的美麗鄉村,讓廣大
農民有更多獲得感、幸福感。
4大風貌區 10條風貌帶
2018年5月,山東省委印發《山東省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》,要求打造膠東、魯中、魯西南、魯西北4大風貌區和10條風貌帶,形成多片立足鄉土社會、體現現代文明、
宜居宜業宜游的“魯派民居”建筑群落,努力建設具有山東特色的現代版“富春山居圖”。
建立齊魯城市規劃與鄉村振興研究院
作為研究院的一個戰略板塊,集合智慧,以學術為支撐,回歸本土傳承歷史文脈,挖掘北方美麗鄉村特色。打造一村一品,幫助地方政府走出一條特色明顯,傳承歷史的北派美麗鄉村。
-
設計喚醒鄉土
壹見助推鄉村振興建設
深挖北方歷史人文精神,結合地域風土特色,進行再創新,再表達!以“史詩田園 至美洛城”為洛城人居環境提升整體策劃的精神核心。以洛城漢唐文化、農耕文化和斟灌文化三
大文化根脈為依據,打造漢風唐韻主題集聚區,清新田園主題集聚區、古國遺風主題集聚區,堅持片狀開發,精品村示范,主題村延伸,一區一風韻,濃淡相宜,村村有風格,形成
洛城美麗村居的三大精神體驗區。
-
設計激活鄉村
壹見為飲馬村注入活力
唐王東征將士飲馬,為飲馬村留下一段人文佳話。
飲馬村是一個歷史文化古村,史冊記載,唐王李世民東征途經此地時,曾在莊內水井飲馬,圍繞這一歷史典故,壹見設計對歷史重新挖掘,對村莊建筑風格進行了整體設計,讓昔日的
歷史古村重新煥發活力,成為了美麗鄉村新家園。

壹見根據項目的原有基礎資料,提出鄉村改造總體設想,包括空間要求、空間尺度、空間組合、使用方式、結構造型、設備系統、建筑面積、工程投資,建筑周期等一個完整的實施工
程計劃,并為后期的運營提供基礎保障。一個理念,改變一座鄉村,而一座鄉村的蝶變,必將改變一方百姓的生活。讓洛城百姓更有幸福感、更有獲得感,正是洛城街道提升農村人居
環境的至上理念。
壹見在設計的時候,就定下了4個設計基調:
1、打造特色鮮明的美麗鄉村
強化景觀軸線,突顯美麗鄉村個性
2、建造魅力獨具的文化展臺
融入地域文化,彰顯本地獨特魅力
3、設計價值延展的多元空間
梳理道路層級,擴展沿路空間價值
4、打造歷史積淀的村史館
植入歷史閱覽,增添村內文化氛圍
壹見為飲馬村打造的村史館記錄著村莊的歷史變遷,展現鄉土文化和民俗風情的獨特底蘊,承載著村里幾代代人們的美好回憶,是連接村落世界與人們的紐帶。村史館以歷史為背景,
編修鄉村大事記、圖文資料、實物展陳、榮譽展示等方面內容,更有村史溯源、發展概況、村內大事記、群眾模范以及生產工具、衣食住行等實物陳展。
飲馬村內有小公園三處、廣場一處,還有數間功能多樣的文明實踐站活動室,這些都是通過改造垃圾堆、閑置地而成的。煥然一新的除了休閑娛樂的場所,還有外墻灰瓦的房屋、整齊
劃一的綠化苗木,點滴進步都在改變著飲馬人的生活。
從城市生長到城鎮回歸,為了建設美麗鄉村,實現鄉村振興,壹見一直以創新的理念和踏實的步伐深耕其中,不斷思考設計之于環境品質和鄉村人文的社會意義,在實踐中嘗試重新探
索一條立足于本土的、創新的美麗鄉村建設者之路。